從無到有的創造一個生命,這大概是普通人類能掌握的最神奇技能之一。所以思考要不要生小孩也像一個支點,可以撬動你想到的幾乎任何話題:自我認知,原生家庭,經濟、教育、環境、醫療、社會……而這些都在我們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討論中多少涉及了。
059. 禪修、祈禱、練瑜伽:迷茫青年自救指南
在氣壓最低沉的日子裡,如何讓自己恢復覺知、重拾動力?
058. 在回不去的家鄉,把自己種回來
鉑金印相、宣紙、明礬、輕紗、光影、聲音,婉遒用這些物料和影像模擬出來的混沌潮濕的記憶片段,構建出一個時空錯置的獨特所在。視覺藝術的魅力很難用語言轉譯,我們順着她小時候學攝影的經歷,一路從她的家鄉瑞安聊到現在定居的香港,也聊了聊展覽內外與記憶有關的人事物。
056. 我們經歷的苦難可能是常態
隔離的日子並不好過:隨時緊繃的神經、逃離的負罪感、擔心連累身邊人的道德壓力、自己受難時無暇顧及他人苦難的焦慮……我們隔着兩個月的「時差」,聊了聊各自從重災區「跑」出來的故事和感受。
055. 說不清我是誰,讓我焦慮又自由
我和小我11歲的治霖有許多相似的標籤:合肥出生長大,在香港生活過好幾年,關心公共議題,也有着相似的價值觀。這種有趣的重疊和代際的差異,讓我們在身份認同這個不知從何談起、卻又關乎自我建立的話題上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對談。
052. 喝杯茶聊聊天的夜晚
在驚蟄的夜晚,我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。在這個飄搖不定的歲月,對抗世界最好的方式,也許是更堅持我們的心中所愛吧。
051. 讀了那麼多新聞,我想自己去看看
「如果可以親自去看看正在發生的事情,不知道會不會對新聞有不一樣的感受和判斷。」這是一種念想,也是過去一年生活在香港的體驗。當偶然得知有朋友的朋友親自嘗試,在封城之後進入了武漢,並且從個人視角做了一些記錄,我就按耐不住,撥通了這個打往武漢的電話。
049. 你最近吃得還好嗎?
最近老想起以前和朋友家人們吃飯的點滴,當時完全沒當回事,現在卻頗有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的心情。希望我們能早日再相聚,好好吃頓飯。
046. _____在瘟疫蔓延時
這段日子的心情很多變,有憤怒有感動有悲傷,但也不全然是這些,還有在無人的江邊曬太陽的暖洋洋的無聊,以及第一次和大學同學連線打撲克的 guilty pleasure。我想,這些以後我都會記得。我總覺得,我們在經歷的並不只是有明確開始和結點的「公共事件」而已。生活是連綿的,等到事件結束,世界去關注下一場災難,人們仍將帶着這段時間裡各樣的痕迹生活下去。
045. 我努力做社畜,為了以後不社畜
在沒法上班的日子,我們和兩個資深社畜——板藍根和小月,聊了聊社畜生活之種種。它如何給我們力量,又帶來怎樣的沉重負擔,而最終我們希望反思——如何讓自己在這探索未知的途中不至迷失,又如何在自我實現的同時不至擠壓他人。這分寸,我們都需要練習把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