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in: 游民说

063. 在监狱中虚度人生

讲到监狱,王胜华总是如数家珍,但谈到意义,他总是自嘲是在「虚度人生」。这个月初,他写了一篇自述,「时不时的会有个人问,你为什么老是关注监狱呢?是啊,不瞒您说,我也经常问自己,time and time again。」在这次访谈中,我们也试图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。

Posted in: 游民说

062. 醒醒吧,读大学才是艰难人生的开始

本集我们挑战记忆,决定来聊聊我们的大学科系,回忆我们当初如何做出选择,又是如何发现一切都跟预想的不一样。那是我们开始拥有一些自由的时期,但还不知道怎么从容的使用它;那也是我们为自己按下的第一个方向键,虽然后来我们都没有继续走直线。但我们也都没有后悔。

Posted in: 游民说

061. 生小孩:我们这一代的怕和爱

从无到有的创造一个生命,这大概是普通人类能掌握的最神奇技能之一。所以思考要不要生小孩也像一个支点,可以撬动你想到的几乎任何话题:自我认知,原生家庭,经济、教育、环境、医疗、社会……而这些都在我们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中多少涉及了。

Posted in: 游民说

055. 说不清我是谁,让我焦虑又自由

我和小我11岁的治霖有许多相似的标签:合肥出生长大,在香港生活过好几年,关心公共议题,也有着相似的价值观。这种有趣的重叠和代际的差异,让我们在身份认同这个不知从何谈起、却又关乎自我建立的话题上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对谈。

Posted in: 游民说

045. 我努力做社畜,为了以后不社畜

在没法上班的日子,我们和两个资深社畜——板蓝根和小月,聊了聊社畜生活之种种。它如何给我们力量,又带来怎样的沉重负担,而最终我们希望反思——如何让自己在这探索未知的途中不至迷失,又如何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不至挤压他人。这分寸,我们都需要练习把握。

Posted in: 游民说

038. 在欧洲浪了一年,我决定回国试试 996 | 老友记

结束了在德国的间隔年(Gap Year)旅行,满血复活的雁南决定回到家乡上海,开始一场新的探险。这一年中,她做过老师,也当过导游,看见了难民的辛酸,也被佛系的欧洲生活弄得哭笑不得。最重要的,是哪怕未来要过着 996 的生活,也总知道这个世界存在着另一种可能。

Posted in: 游民说

036. 终于,30岁的人生追着我来了

是的,年龄焦虑,无业游民也有。而且,可能正因为进度比常人要慢,恐慌也来得更深沉一些。然而遵循着集体无意识制定的「人生时间表」,买房、结婚、生子、成为有头衔的大人,有一天摸着肉肉的肚子微醺地想起二十几岁,感叹一句傻 X,这就是长大的唯一路径吗?